启动系统性变革后,广东潮州媒体这样做

本文发布于 2025-09-02 08:31
来源:粤TV(客户端)   

8月,潮州媒体集中擂响变革战鼓。潮州日报社、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分别推出系统性变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深度改革,剑指体制改革、内容优化、产业扩容、技术加持等方面,着力推动媒体融合转型,以互联网思维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增强定力,做优传播平台

在新一轮改革中,潮州媒体立足各平台定位,推动平台差异化、高效化发展。

潮州日报优化版面结构,增设二维码专区推动纸媒内容数字化转型。此外,发挥纸媒的深读和评论优势继续优化文化专栏《百花台》。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则推出系列精品文化栏目,让传统节目融入年轻群体。如强化《天天好生活》《恰同学少年》等节目,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矩阵。

两家媒体依靠各自客户端实现自主可控及差异化发展。潮州日报依托“潮湃新闻”客户端,构建集新闻、政务、文化、服务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同时用好公众号视频号,区分时政与民生内容定位。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将“看潮州”APP打造成本地新闻信息枢纽与智能服务平台,强化公众号和垂直类抖音号运营,推动广播节目进驻主流音频平台,实现全面网络化转型。

注入活力,让作品跟着读者走

互联网上,读者用指尖“评价”作品好坏,作品好不好,阅读量就是答案。潮州媒体以用户为中心,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围绕潮州文化传播与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潮州日报推出“千年文脉 烟火潮州”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系列融媒体栏目,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淘汰低效栏目,优化频道频率定位,深化时政与民生报道,聚焦交通、文化等垂直领域,更好服务本地受众。

激发动力,技术赋能“媒体+”

潮州媒体积极引入新技术,扩大合作生态,以技术驱动转型。

两家媒体均引入AI技术辅助内容生产,开发更具网感的融媒体产品,增强互动与沉浸体验,同时实现媒体资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技术赋能让媒体“+”出无限可能。

潮州日报为区县政务提供政策解读、舆情引导、新媒体运营等服务。同时拓展教育品牌运营,以“少年派”平台为核心,开展小记者队伍、研学基地与公益项目。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则承接政府会展与宣传项目,打造政务IP,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方案。并发展“潮乐购”电商平台,推动“媒体+电商”融合,提升商业变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媒体尝试更多元的生产模式。潮州日报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运营户外广告资源,拓展印刷数字化业务。潮州广播电视台发力“广电+演艺”“广电+教育”产业,运营潮州古城影剧院、镇海楼等文旅项目,构建小主持人培训体系等。

保持创造力,深化体制人才改革

此番变革,潮州媒体更加注重推进组织架构、运营模式和人才机制创新,着力构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体系。

潮州日报推进扁平化管理,将原有8大中心调整为6大中心,整合经营与发行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打破部门界限,组建融媒生产、技术革新、文艺演创、文旅运营四大“作战方阵”,激发人才效能。

用人方面,潮州日报推动人员向采编经营一线流动,建立轮岗交流与青年骨干培养机制,加强全媒体、技术等领域人才引进。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打造“广电业务大讲堂”“分享会”等培训平台,强化“传帮带”机制,鼓励青年人才勇挑重担,提升团队全媒体素养与创新能力。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原标题:启动变革后,潮州媒体做了些啥?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