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报融媒“每月之星”评选推进,一个账号渐渐被看见。“原来,他在小红书上粉丝已有2.6万!”“小红书上点赞过千的贴文真不少,个个是原创!”评委惊喜连连,“不过,更新频率再高一些,再挖掘些别的报道体裁”。好,那就提个速。体育评论也出镜评起来!最近直播樊振东加盟以后的德甲赛事更是吸引了一波波流量。
如今,这个账号被评为集团融媒“每月之星”。它就是“程超人”工作室。从2024年11月发布第一条短视频迄今,就用了10个月,它在小红书、视频号、抖音三平台账号拥有了累计达十万级粉丝关注,无论是赛事片断、运动员专访,还是东方体育日报版面宣介,发布在小红书上的单篇报道常常点赞过千、二千、三千不等,单篇粉丝留言也常常达数十、数百。显然,多平台并行传播、多视角精彩报道正是它的活力打法。
“程超人”工作室,新民晚报社旗下东方体育日报一支年轻团队的携手共创。程超、张毅玮、钮承超、陈岑,正是这个团队90后、00后的成员们;受益于报社针对年轻记者的多维度培养模式,他们个个是 “能写、会拍、懂剪辑、善传播” 的多面手。
更令人惊叹的是,“程超人”工作室创建以来发布的图文、视频报道近400篇,几乎全部是深耕乒乓球这条垂类赛道而未及其他,但却收获了在小红书上获赞与收藏91.9万次、在抖音上获赞61.1万次的好成绩!
这支年轻团队是如何在新媒体赛道上,仅靠玩转“乒乓球”这枚银球,成就了自己的垂类IP之名?
捕捉“球迷看不到的细节”
第一现场是体育报道的生命线,而捕捉“球迷看不到的细节”,正是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民晚报社与东方体育日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在集团技术运营中心协助下,主理人程超10个月跟进了9场重大乒乓球赛事。同时,以短视频捕捉幕后花絮,以文字展开深度专访,以相机定格经典瞬间,在小红书平台多维度展示赛场内外。这种“视听+文字”的立体呈现,让体育报道既有画面的冲击力,又有内容的纵深感。
“程超人”账号将镜头对准球迷难见的幕后场景。运动员赛场边的热身小习惯、混采区里的轻松调侃、比赛前后卸下压力的真实状态……
这些“非官方”的瞬间,拉近了账号与受众的距离。比如《梁靖崑王楚钦发布会抢位置》中,两人孩子般的动作,打破了赛场的严肃感;《邱贻可对孙颖莎的关心体现在细节处》里,尽显师徒间的温情;《沉浸式感受樊振东跺脚力度》则通过近距离收音,让观众直观体会到运动员的专注与力量。这些以细节为切口的短视频,单条全网播放量均突破百万,点赞量超万。
工作室还推出“媒体人出差Vlog”系列,以第一视角还原体育记者的工作日常。自今年3月以来,已发布11期。这些Vlog让“体育记者”从一个职业符号,变成了球迷身边“看得见、触得着”的普通人,拉近了账号主理人与受众的距离。
理性发声引领 报纸破界订购
账号的更新率是集团、报社对账号主理人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赛事休赛,而账号更新不能休。那么,以什么样的内容上新呢?根据热点内容做好深度述评,是一个重要选项,而主理人程超多次出镜述评也起到了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好效果。
比如,6月24日发出《直播拉踩樊振东?账号封禁重拳出击!》述评,直面饭圈文化,传递正确价值观,获得1810次赞,128次收藏,298次留言;7月18日发出短评《乒乓世界冠军们助力上海全民健身》,聚焦沪上体育公益,展现运动员的社会担当,获得1746次赞,98次收藏,123次留言。
而在今年7月WTT美国大满贯赛事中,孙颖莎与王曼昱意外止步八分之一决赛,对于这一爆冷舆论场众声喧哗,“程超人”账号觉得哪怕是赛事正酣,也必须抓紧推出专业解析。程超第一时间紧跟热点启动创作,从文案撰写、视频拍摄到后期剪辑,全程仅用1小时便发布深度述评《体育记者解析孙颖莎王曼昱为何输球?》。内容在小红书平台单条播放量达144万次,收获4.2万点赞,4982次收藏,1363次留言,让传统媒体人成为热点事件下理性声音的代表。
这些内容始终立足于乒乓球领域高流量下对正能量声音的需求,既发挥了主流媒体人的专业判断力,也体现了主流媒体人不同于其他账号的区别和价值所在。
“程超人”账号更探索出了一条纸媒与新媒体双向赋能的模式。账号定期在小红书上发布《东方体育日报》乒乓赛事特刊的高清版面。这让传统报纸突破“发行边界”,大量全国各地的球迷通过线上渠道订购报纸,提高了《东方体育日报》的品牌影响力。而“程超人”账号因背靠专业纸媒的属性,进一步树立了在乒乓球领域的内容权威性。
四人成团“合”聚变 “传帮带”托起年轻人
“程超人”账号能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离不开背后高效的团队协作机制。年轻团队成员所具有的复合型采编能力,让团队在赛事报道中既能快速响应需求,又能灵活调整作战节奏。
以2024乒超联赛总决赛为例,程超与陈岑搭档出镜赛前直播,张毅玮坐镇后方制作直播信号,钮承超包装直播拆条,东方体育日报连续直播三天,每天的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超10万人。
“程超人”账号的持续壮大,更离不开传统媒体 “传帮带” 优良作风的支撑。说起来,团队刚接手乒乓球条线时,既缺乏核心采访资源,也没有成熟人脉,报社的资深记者们主动伸出援手,帮忙牵线搭桥、对接采访对象,为账号初期发展筑牢了根基。
从一条短视频的蹒跚起步,到如今深耕体育垂直领域。10个月来,“程超人”融媒工作室锚定这些“变”与“不变”创新前行:不变的是,始终以体育记者视角为锚点;变化的是,想方设法搭建起与球迷深度互动的桥梁,凭借差异化内容持续探寻体育融媒报道;不变的是,融媒创作不会有捷径,凝聚团队更有力量;变化的是,不断地深耕细节、创新表达。正是在这变与不变的交织中不懈探索前行,“程超人”有力触达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让体育正能量真正澎湃大流量。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