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财经》奖学金开学典礼在北大举行

本文发布于 2025-10-13 22:59
来源:财经ThinkTank(公众号)   

10月13日,第26届《财经》杂志奖学金、第15届《财经》法律经济学奖学金开学典礼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隆重举行。

《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创立于1999年,迄今已有27年历史。作为中国新闻界最受尊敬的奖学金项目,《财经》奖学金依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顶级师资和多元化课程体系,向前行在新闻前沿的专业从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业务培训。

27302

活动由《财经》杂志副主编王延春主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雷晓燕,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邓峰,《财经》杂志执行主编兼《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等嘉宾出席。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雷晓燕在致辞中表示,国发院以“家国情怀”为根基,秉持“和而不同”的精神。她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学院汇聚的顶尖师资和多元观点,在信息纷杂的今天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未来工作中从多角度探寻真相,产出更专业、更具公信力的深度报道。她强调,此次学习是沉淀也是契机,并鼓励大家珍惜时光,充电后再出发,用专业与理性照亮前路。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在发言中向新学员表示祝贺,并分享了自己对新闻行业的理解与期待。他提到自己受父亲影响怀有深厚的“新闻情结”,虽进入北大法律系学习,却始终关注新闻事业。他强调,记者是社会之“腿”、之“眼”、之“喉舌”,承担着代替公众去现场、去观察、去发声的重要职责。在当今国际环境剧变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质量、有启发性的新闻愈发珍贵。

郭雳表示,《财经》奖学金项目融汇了国发院“家国情怀、高度自信、和而不同”的精神与法学院“安邦济世、追求正义”的理念,他寄语学员珍惜在燕园“百战归来再读书”的机会,通过两个月的集中学习实现自我提升,未来为社会贡献更优秀的作品。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邓峰指出,《财经》奖学金项目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历史视野的精英记者,不仅关注当下议题,更需理解问题背后的整体语境和历史脉络。他强调,在面对当前公共领域受限、信息渠道收紧的挑战时,媒体人更应坚守专业素养,以长期、深入的工作推动社会进步。他以塔贝尔和辛克莱两位记者的杰出贡献为例,说明真正有影响力的新闻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与系统的调查,才能最终推动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

邓峰勉励学员珍惜在北大的集中学习机会,尽管课程紧凑、压力较大,但仍应视其为自我提升和知识构建的重要契机。他鼓励大家以课程为索引,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在不同人生阶段反复体会经典著作的深刻内涵。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兼《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在发言中指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变革,不仅重构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全链条,更对媒体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科技革命与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本质上是对媒体人“专业能力边界”与“价值认知边界”的双重突破,核心命题是,媒体人如何在“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变”的是技术工具、传播形态与产业语境,“不变”的是对真实的追求、对专业的坚守与对社会的责任。

张燕冬表示,面对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挑战,媒体人的专业能力重构不应是“单点提升”,而是“体系化升级”,包括从“技术旁观者”到“技术协同者”的能力,从“行业观察者”到“领域研究者”的洞察能力,从“流量追逐者”到“价值传递者”的专业主义能力,“跨界协同+创新思维”的创新能力等,从技术理解到产业深耕,从价值坚守到跨界协同,构建“技术+产业+创新”的能力体系。 

她最后寄语学员,媒体人的专业与理性,是这个信息时代的价值基石与社会锚点,也是《财经》与北大国发院多年来坚守传媒公益的价值指向。媒体人唯有主动打破能力边界、重构专业体系,方能在信息洪流中坚守价值坐标,成为连接科技、产业与公众的可靠桥梁。

《新京报》林野作为2025年学员代表,分享了其16年新闻生涯的深刻体悟。他阐释了新闻人的核心责任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并以《新京报》“油罐车事件”调查报道为例,诠释了新闻从监督调查到推动立法解决的“理想闭环”。他期待与同学们共勉,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不负期望。

《中国青年报》刘昶荣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一名医疗记者,她深感碎片化学习的局限性,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医疗健康问题背后实质是经济学命题。她期待通过此次系统性的学习,突破职业瓶颈,从更宏观的视角理解医改与资源分配,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

《财经》奖学金项目评委会成员由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法学家和新闻界人士共同组成。本届奖学金项目2025年4月1日正式启动报名,入选者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筛选于2025年8月29日产生。入选者来自中国科学报、证券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广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财联社、凤凰网20家全国主流媒体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将以全脱产方式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系统的经济学和法学理论培训。

《财经》奖学金项目致力于培养不仅具有新闻职业观、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同时还要具有,有深度、有力度、有预见性、有分析指导和引领能力的媒体人,并通过“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性精神,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媒体从业人员,为推动中国向法治社会的转型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迄今为止,已有近420位中国传媒界的骨干从这里走出,把从这里汲取来的专业知识向更广阔的大众群体传播。

20名媒体人获得2025年《财经》杂志奖学金(名单)


原标题:2025年《财经》奖学金开学典礼在北大举行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