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电李鹏:“智媒+”驱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本文发布于 2025-10-28 21:05
来源:四川广播电视台    |   作者:李鹏

10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开幕。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李鹏受邀在大会台长论坛上发表题为《“智媒+”驱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演讲,系统阐述了川台在数字化转型、网络化生存、智能化革新、超清化发展为路径,推进系统性变革的实践与思考。以下是演讲全文。

2787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战略部署,为主流媒体深化改革指明方向。四川广播电视台积极响应,以数字化转型、网络化生存、智能化革新、超清化发展为路径,推进系统性变革,全力建设“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先进文化科技互联网企业”。

一、数字化转型:从“经验主导”迈向“用户中心”

传统内容生产依赖“经验主导”的直觉决策,难以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需求。川台加快数字化转型,以用户为中心,借助数据深度洞察用户习惯、偏好与场景需求,驱动用户增长。

一是打造智媒数据中台。整合四川观察客户端、IPTV、天府融媒技术平台及第三方平台账号数据,构建“体内为主、体外协同,大小屏贯通”的数据中台,指导采编播全流程。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策划与智能分发,今年8月,四川观察成为全国首家抖音粉丝数突破5000万的省级新媒体。

二是建设智媒技术底座。深化天府融媒联合体数字化建设,接入全省212家媒体内容数据,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数据互联互通,建成全省媒体数字化信息枢纽底座。目前,联合体日均处理融媒数据超205万条(次),累计产出千万级爆款稿件近1800条,全网传播总量突破760亿,传播力与影响力大幅提升。

二、网络化生存:从“大屏本位”转向“网络本位”

智能互联网时代,媒介生态呈现“碎片化、场景化、社交化”特征。川台主动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重构内容生产逻辑与传播运营机制,推动从“大屏本位”向“网络本位”转型。

一是以互联网思维配置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将考核评价与资源配置全面向互联网主战场对齐。考评端引入以日活、转发、完播率等网络指标为核心的“多维评价矩阵”,倒逼内容生产从“大屏逻辑”向“全媒逻辑”转变。资源端逐步关停8个频道频率,推动资源向短视频、互动直播、微短剧等网络传播力强的内容形态集中。创新打造《联播观察》《主播说》《视评来了》等网络视频产品。组建微短剧工作室,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短剧、微短剧IP,提升优质内容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用户黏性。

二是以规模效应推进主频道、主平台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实行“全台办卫视、全台办观察”机制,打造“四川卫视”“四川观察”双核品牌。开展四川卫视“万象更新计划”,构建“七大主题节目带+多元精品矩阵”,推动四川卫视从“本土品牌”迈向“全国性品牌”。实施四川观察“智媒星辰计划”,上线客户端9.0版本,启动“百千亿”达人招募行动,通过打造自主可控的智媒平台、深化全域账号生态运营等策略,实现从“新闻资讯平台”向“互联网视听综合服务平台”转型。

三、智能化革新:从“传统广电技术”迈向“智媒视听技术”

在智媒技术浪潮中,川台以智能化革新为引擎,构建覆盖内容生产、平台运营、生态构建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从“传统广电技术”向“智媒视听技术”跨越升级。

一是强化智媒技术研发应用。集纳高新技术人才资源,组建四川观察智媒科技公司,挂牌视听数据空间智能传播实验室,成立四川广播电视台研究院,聚焦智媒技术赛道,打造智媒特色产品,培育核心竞争力。观察智媒公司全面赋能“四川观察”“熊猫观察”两大自主可控平台建设,推进川台大模型研发落地。实验室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头部企业,攻关数据中台基础算法与智能传播模型研发。研究院打造“战略+应用”双轨专家库,围绕智媒关键技术重点课题开展论证、测试与评估,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实施平台智能化改造。以天府融媒联合体汇聚的全省媒体内容数据库为基座,构建具有媒体行业特征的“天府融媒大模型”。引入“若水”大模型语料、“格桑花”特色文化语料、省内重要历史文化档案等权威特色资源,建设“四川主流舆论语料库”,形成内容生产的智能“中枢”。四川观察客户端上线自主研发的“观观智媒体大模型”,集成智能写作、剪辑、审校、高仿真虚拟主播等核心AI能力模块,推动从信息播报平台向智能服务平台转型。

四、超清化发展:从“传统视听”迈向“沉浸传播”

超清化发展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传播范式的进化。川台以超高清技术应用为抓手,构建涵盖内容生产、技术支撑、产业拓展的立体超清化发展体系,通过“卫视+地面”“大屏+小屏”的全渠道覆盖,全面推动超高清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是构建“卫视+地面”全域超高清传播矩阵。一体化布局构建超高清传播网络:卫星电视领域,四川卫视建成西部唯一、全国首批超高清频道;地面传播层面,四川IPTV平台率先在全国提供省级超高清点播服务,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同时,在全省部署的8K户外大屏覆盖用户超1600万,构建起“卫视+地面IPTV+户外大屏”的三维传播体系。

二是打造“大屏+小屏”全终端超高清内容产业生态。以卫视超高清频道为支点,建立4K/8K采集到多端分发标准流程。突破大屏局限,开发适配移动终端的超高清内容,依托四川观察全媒体矩阵分发,形成超高清内容“大屏+小屏”全场景覆盖,实现每日大屏4小时超高清内容播出至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跨越。同步规划建设星空影视共创产业园、金熊猫大剧院等超高清视听产业园区,通过“技术+内容+场景”,拓展超高清产业生态。

推进“智媒+”驱动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川台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握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机遇,持续锻造智媒新质生产力,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繁荣广电视听精品创作、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2025广电精品创作大会·台长演讲精粹


阅读量:5562
原标题:党委书记、台长李鹏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