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主流媒体阵营的重要力量,湖南广电以“守正创新”为核心遵循,围绕“让历史记忆实现代际破壁传播”的目标,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全媒体宣传矩阵。近日,集团(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在接受「视听潮」记者采访时,从破壁传播、拓展受众互动性、资源共享、架起历史与当代的桥梁等方面介绍了湖南广电构建抗战主题传播新生态的创新实践。
龚政文指出,从策划之初,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湖南广电)便跳出传统主旋律宣传框架,聚焦“政治性、历史性、厚重性”与“年轻化、互动化、沉浸化”的有机融合,整合新闻、影视、纪录片、短视频等多元内容形态,联动电视端、网络端、移动端形成传播闭环。
无论是以歌曲传情激活集体记忆的主题MV《愿我成歌》,还是用AIGC技术打造的国内首部抗战微短剧《坐标》;无论是深耕湖湘抗战历史的系列新闻大片,还是通过VR、AR技术让历史场景可触可感的互动产品,湖南广电始终以创新表达承载厚重主题,以技术赋能强化情感共鸣。
此次重大主题宣传不仅实现了全民参与,更在青少年群体中搭建起历史与当代的沟通桥梁,为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提供了有深度、有温度、有新意的实践样本。
构建传播体系,实现破壁传播
「视听潮」:在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的全媒体宣传布局中,湖南广电整体的策划思路和主题框架是怎样构建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龚政文:湖南广电坚持守正创新,围绕高质量做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全媒体宣传,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这一重点,探索年轻化、互动化的表达形式——整合经典内容传播、增强沉浸互动体验、加强技术手段创新,构建“全媒体矩阵联动”和“线上线下闭环”的传播体系,体现政治性、历史性与厚重性,推出有深度、有温度、有新意的精品内容,让历史记忆实现代际破壁传播。
「视听潮」:在此次宣传中,你们推出了哪些原创作品?这些作品有哪些创新点?
龚政文:湖南广电提早布局,构建了新闻报道、电视剧、纪录片、主题宣传片、歌曲、公益广告等全品类、多维度、立体式的宣传矩阵,推出抗战题材定制剧《潜渊》《我们的河山》,微纪录片《歌曲里的抗战》,主题微短剧《坐标》,纪念抗战胜利系列新闻大片《挺起不屈的脊梁》《铁骨湘魂》《永远炽热的血脉》《铁证》《永不尘封的档案》,融媒体访谈《拼我一湘壮山河》,主题MV《愿我成歌》,主题宣传片《山河不忘青春敢当》,动画片《翻开这一页》,等等。
在文艺节目创制过程中,湖南广电以青春叙事激活历史记忆,以歌曲承载人民情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多部作品选择以“歌曲”这一实现无门槛传播、跨地域共鸣、越代际传承的表达元素,以歌绘史,以词传情。比如,湖南卫视、芒果TV组织《歌手2025》嘉宾及芒果主持人共同创制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MV《愿我成歌》,通过“历史声音+当代旋律”的艺术形式表达“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主题,引发强烈共鸣,全网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
在新闻节目中,记者深入践行“走转改”,走访三湘大地,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史采集、历史档案溯源等方式打捞散落的“个体记忆”,以此叩问80年前那一段厚重历史,诠释湖湘儿女一以贯之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
「视听潮」:在全媒体宣传中,你们如何运用新技术,增强抗战及阅兵主题内容的呈现效果和用户体验?
龚政文:湖南广电以VR、AR、AI等技术为支撑,从文本活化、实拍场景、时空还原、角色代入到用户参与多维度发力,创新叙事让历史可触可感,既体现主旋律内核,又以创新表达强化情感共鸣。
湖南卫视《铁骨湘魂》采用“专家解读+人物访谈+历史影像”的复合结构,为避免陷入“史料堆砌”误区,借助动画还原、情景再现等手段,让“文夕大火”等场景变得具体可感。“铁骨湘魂”专题网页还整合了360°全景影像、档案数据库等数字资源,推出《三分钟看懂湖南抗战》等碎片化内容。
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打造的国内首部纯AIGC抗战系列微短剧《坐标》,采用“历史+现代”双线并行叙事结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技术,为革命题材与新技术融合开辟了新路。
都市频道《“八办”》、芒果TV科普类H5《信仰的坐标丨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这些日子》、互动短视频《信仰的丰碑丨解码芷江1945胜利时刻》等内容,或通过AR技术实现历史全景化漫游,或通过AI技术动态化处理老照片,或通过虚拟形象对话建构情感空间,都是探索技术赋能历史叙事、让历史“活”起来的宝贵尝试。
开展全媒体宣传,拓展受众互动性
「视听潮」:你们就不同的传播平台分别制定了哪些宣传方案,以实现全媒体传播?
龚政文:我们在电视端突出重大主题报道的庄重感和精致编排的丰富度,选择在重点时段播放电视剧、纪录片、新闻大片等重要内容。
我们根据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统一安排部署,提前统筹布局、系统编排规划,多线资源矩阵式集结、创新打造主题型产品,积极打好主动仗,构建有历史厚度、情感温度、时代高度的屏上整体版面,全面落实有品质、有保障、有力量的内容编播方案,确保上线播出内容导向的绝对安全。
湖南卫视黄金时段连续播放抗日主题微短剧《坐标》、微纪录片《歌曲里的抗战》以及重点抗战题材电视剧《我们的河山》等。
网络端和手机端则突出创新性和互动性。
芒果TV推出以“烽烟·铭记初心”“破晓·传承薪火”“荣光·续写征程”“勿忘日军侵略战争之火”“铭记中国军民抗争之火”“点燃革命信仰燎原之火”“传承中华文明耀眼之火”为宣传重点的“传承革命信仰”三部曲和四大主题创意新媒体产品,创制H5、AI短视频等互动产品,用新技术吸引年轻人。
同时,湖南广电主频道频率和新媒体主平台将做好“九三”阅兵仪式实况转播,并开展全媒体宣传。
「视听潮」:你们设计了哪些互动环节?效果如何?
龚政文:我们构建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传播矩阵,通过多端联动、设置话题、记忆征集、H5互动等方式,极大拓展受众覆盖面与互动性。
湖南卫视《铁骨湘魂》在抖音平台发起“湘魂记忆”话题挑战,邀请用户上传家族抗战史料,形成UGC内容矩阵,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全民参与”的转变,使个体记忆汇聚成全民参与的历史书写。
《永不尘封的档案》第一时间新建同名视频号,同时联动常德市县各媒体予以宣推,并积极回应网友评论,让线上话题延伸到线下讨论,带动关注度持续走高,全网阅读量超过458万次。
湖南电台《拼我一湘壮山河》则通过省、地、市(县)三级融媒联动,实现广播频率与新媒体平台的同步直播与内容共创,全网传播量达4000万次。节目向全社会征集“先辈的抗战记忆”,成功挖掘了多个感人故事,将一场直播访谈升华为一场全民参与、唤醒和传承抗战精神的灵魂洗礼。
风芒新闻同步全国新媒体联盟直播10场《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直播联动全国多地纪念馆、历史遗址,通过实地探访、专家解读、幸存者口述等多元形式,将散落的抗战记忆串联成鲜活叙事。依托联盟矩阵优势,抗战故事“破壁”出圈,风芒新媒体矩阵直播观看超过250万人次,微博“山河见证”话题阅读量超过5060万。
芒果TV与唱吧同步推出线上主题活动《信仰的回响丨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通过芒果TV重点位置强势推荐,唱吧端官微、开机广告、广场banner、赛事中心大图等高频曝光,引导用户参与活动,迅速点燃社交媒体讨论热度。截至目前,线上H5参与人数46.8万,累计互动量327.6万次。
芒果TV还推出互动产品《信仰的力量丨跨时空来电》,让用户通过与“无名战士”“宣传员”两个虚拟形象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建构起“超时空”的情感空间。《义勇军进行曲》化作最厚重的纽带,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信仰。
资源共享,协同作战
「视听潮」:你们如何整合内部资源,实现协同作战?
龚政文:湖南广电党委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作为头等大事,集团(台)党委全流程统筹调度、各媒体协同作战,形成了“全台一盘棋”的宣传格局。
今年以来,编委会、新闻联席会对各频道抗战主题宣传“一月一调度”,6月在集团(台)党委会上通过了《关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点策划项目》,确保了任务清晰、责任到人、资源共享、协同作战。
「视听潮」:本次重大主题宣传,你们与其他平台或者相关机构是否有合作?
龚政文:湖南广电与兄弟台采用资源共享、互换和联合制作的方式进行合作。湖南卫视8集新闻专题《挺起不屈的脊梁》是与辽宁广电联合制作的;湖南卫视还与东方卫视联合播出电视剧《我们的河山》。
此外,湖南广电还与红色场馆、博物馆等单位联合推出各项活动。
湖南都市频道(风芒新闻)联合全国多家地方广电媒体,在广电总局的指导下,共同策划推出《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大型全媒体行动;与法国马库斯团队合作推出跨国视角报道《法国小伙马库斯中国行》,全网流量“6000万+”。
湖南电台联合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共同策划2025长沙暑期文化旅游消费季城市文化体验邀约活动,联动长沙在地27家红色场馆、博物馆协作组织开展“‘湘见长沙红’2025长沙红色追寻季”融合创新项目。
「视听潮」:此次主题宣传中,你们有哪些国际传播方面的规划?
龚政文:我们广电依托芒果TV国际APP和湖南国际频道海外账号矩阵,立体化做好国际传播,全面呈现抗战英雄事迹,深刻诠释伟大的抗战精神。
芒果TV国际APP以9种界面语言、17种字幕语言,覆盖传播至195个国家和地区。湖南国际频道海外账号计划在YouTube等海外平台选取长沙会战、抗战临时大学学术救国、盟军飞虎队长沙秘密基地等具象事件,通过多语种“短视频+图文”形式,讲好湖湘抗战故事。
架起历史与当代的桥梁
「视听潮」:对于抗战主题经典视听作品的展播,你们有怎样的播出安排?如何通过新的包装和推广方式吸引年轻受众?
龚政文:在这一重大主题宣传中,湖南广电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正确历史观、价值观,坚持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统一,既重点选择《潜渊》等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抗战壮阔历程、展现英勇斗争精神的视听作品,确保历史脉络的权威性和主题的深刻性,又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表达,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架起历史和当代的桥梁,让年轻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经典视听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比如,湖南卫视以“山河不忘,青春敢当”为主题呼号,对“730”时段系列化编排。
8月起至9月上旬,依次播出自制新闻大片《挺起不屈的脊梁》、抗日主题微短剧《坐标》、微纪录片《歌曲里的抗战》,形成主题展播矩阵;特别构建主题剧集矩阵,先后排播《我们的河山》《猎豹》等精品剧集;创制抗战主题MV《愿我如歌》,通过“历史声音+当代旋律”的艺术形式,表达“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主题;精选集团“青春扬益”系列抗战主题公益广告,高频播出。
「视听潮」:结合今年的实践,您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做好重大主题宣传,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机遇分别是什么?
龚政文:挑战之一是在海量信息环境中,如何让重大主题内容宣传真正触达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
之二是如何将宏大的主题转化为个体可感可知的故事,将严肃的历史叙述转化为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内容,既有正能量又有大流量,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是对创新能力的考验;
之三是如何在保持历史严肃性的同时,运用创新的、接地气的手段进行表达,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最大机遇,一是技术升级, VR、AR、AI等新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叙事手段,能让历史变得可感、可知、可互动,极大地增强了宣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是传播拓展,全媒体平台提供了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实现从“广覆盖”到“深渗透”,通过多触点、多形态的内容组合,实现对用户的全方位影响,同时,也更容易引发家国情怀、民族情感跨越圈层共鸣和互动,形成强大的自发传播势能,这是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的宝贵机遇。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主流媒体如何关注抗战胜利80周年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