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8日,“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举行。活动期间,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联合多家单位机构共同打造的孔子数智大模型正式上线公测。同时分别在本届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好客山东·见识齐鲁”——“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活动场地设立两个展区,以科技之力焕活儒家文化,成为本届孔子文化节的亮点之一。归集孔子相关海量数据,让文化触手可及27日下午,“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活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举行。作为活动流程之一,孔子数智大模型正式上线公测,以人工智能为千年儒学实现数字赋能。活动现场,展区分为孔子数智大模型、孔子AI数字生命体等板块,吸引了不少嘉宾和观众驻足体验,和“孔子”对话。“孔夫子,麻烦给我介绍一下孔府菜有哪些?”“孔府菜谱,乃吾孔氏后裔所传之”……
为推进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的指导下,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联合人民网、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宁市委宣传部等机构和单位共同打造了孔子数智大模型,是对儒家文明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全新赋能与焕新激活。
目前,孔子数智大模型归集了孔子相关图书、古籍、文献、著作、影像等相关数据,依托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自研的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通过“AI+人工”的方式进行数据清洗、标注,形成了孔子学术研究、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凭借这些数据训练调优的孔子数智大模型实现了自然语言对话、经典智慧解读、智能文献检索、学术理论研究、多模态人机交互、知识图谱编织等多项核心功能。和先贤对话,孔子AI数字生命体亮相在本届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场地尼山讲堂和合堂,同步设有10余米长的孔子数智大模型展区,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前沿的科技感在此交融。展区划分为孔子数智大模型、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AI数字生命体三大板块。
山东数字文化标注平台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自主研发,可以提供数据采集、清洗、预标注、标注、增强、审核等一站式全链路服务,支持问答、图片、视频、音频、文件、图谱等多类型数据标注,不仅为孔子数智大模型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数字标注解决方案,大大提升孔子文化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其他文化IP的数据标注提供了解决路径。
在AI数字生命体板块,形态各异的文创产品整齐陈列,从印有孔子卡通形象的AI随心屏,到桌面级全息舱、桌面级全息鐏,每一件产品都将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符号巧妙融合。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全息舱中灵动的“孔子AI数字生命体”。“孔子AI数字生命体”以可视化、拟人化、多语言等技术突破时空界限,让嘉宾和观众近距离对话先贤。当观众询问关于孔子生平事迹等各种问题时,“孔子AI数字生命体”不仅能详细讲述,还能做出表情和动作,仿佛让孔子穿越时空来到了孔子文化节的现场。这种有趣新奇的互动形式,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大家沉浸其中。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开启文化“两创”新篇。
作为山东省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肩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文化强省、数字强省战略的职责,是山东文化产业之算力网络、数据贯通、科技研发、应用呈现、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除了亮相孔子文化节的孔子数智大模型,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依托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打造了齐鲁文化大模型、山东文化数据库等多个数字经济“新基建”项目。其中,齐鲁文化大模型自2024年11月上线公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网信办“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被写入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和2025年山东数字强省建设工作要点,入选山东省最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之一——“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获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1个,牵头或参与制定相关标准5个。
近日,齐鲁文化大模型V2.0又通过中国信通院组织的文化大模型专项评估,最终获得5级评级。以齐鲁文化大模型为技术底座,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联合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沂蒙干部学院、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档案馆、临沂市委宣传部等共建的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于9月13日上线公测。此外,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还打造了“繁星”智能体开发平台、“浩宇”文旅数字化平台、“文趣”文化数字创意平台、“灵溪”小游戏开发平台等数智应用平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
下一步,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将继续推进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全面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山东文化“两创”开启新篇章。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