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市委书记:记者的记录最值得信赖

本文发布于 2025-10-04 00:00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9月25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举行“记者眼中的湖州”座谈会。来自20余家单位的媒体代表,畅谈在湖州采访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并对湖州有关工作和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建议。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发表了题为《记者眼中的我们 我们眼中的记者》的讲话。

陈浩表示,今天的座谈会,不是一次简单的交流,而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再出发。接下来,湖州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在湖开展工作做好保障,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给予全力支持。

26993

陈浩现场说:我在多个场合都阐述过“我”的含义:第一,“我”是市委书记;第二,“我”是每一个在湖州工作、学习、生活的新老湖州人;第三“我”是无数热爱湖州、选择湖州、拥抱湖州的城市合伙人。我认为,广大媒体记者就属于其中的第三个“我”,也是湖州这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合伙人”。我们真诚期待,与大家携手进一步讲好“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精彩故事,让湖州真正成为熠熠生辉的“南太湖明珠”。

他在讲话最后说,在去年第25个中国记者节时,“浙江宣传”发布了《何以记者?记者何为?》一文,我想借用其中一句话送给大家: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传播方式在变,但一往无前的脚步不能变。我们一起热爱“热爱”的赤诚,坚持“坚持”的选择,相信“相信”的力量。以下为陈浩讲话节选:

为了准备今天的座谈会,我也找了一些关于新闻工作的资料。刚好读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专门讲到“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虽然这句话已经过去9年,但现在读起来依然充满力量。大家作为记者,每天都在记录采访对象的样子。这里,我也想借今天的这个机会,讲一讲我们眼中记者的样子。

第一,记者的记录往往是最值得信赖的。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似乎最不缺少的就是“新闻”。但大家最关注、最信任的依然是权威媒体,因为在老百姓心目中,你们就是真实与客观的“化身”。我们在网上看新闻,往往都会先看消息来源,一看署名是人民日报、是新华社、是央视、是我们熟悉的党报党刊,就会觉得很踏实。同样的报道,通过你们的传播,更容易被信服;同样的声音,通过你们的传递,更容易被认可。这份信任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在座各位记者对“客观记录”的坚守、对“真相探寻”的坚守、对“职业良知”的坚守。

第二,记者的视角往往是最多维的。我经常给我们党委政府的同志讲,要多看看外界对湖州的评价,特别是记者对湖州的观察。因为你们的视野更为开阔、视线更为敏锐、视角更为多元,能看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新华社耗时3个月深入安吉余村、长兴煤山等12个乡镇,走访老矿工、村干部、企业负责人30余人,几易其稿后写出《浙江湖州如何从“先行者”蝶变为“示范生”》,在今年6月《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帮我们总结了从“转化绿”到“源头绿”、从“领跑”到“带跑”、从“生态绿”到“多维绿”的三组变化,系统梳理了20年来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逻辑。比如,去年5月,《瞭望》以“湖州觉悟”为题,从湖州的方法论、精气神、价值观的维度,阐释了湖州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一独特观察视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与思考。

第三,记者的洞察往往是最深刻的。在我们记者行业里有个词叫“新闻眼”,这是一种对新闻价值的敏锐洞察、精准判断与独特呈现的专业能力。与个别片面追求流量的自媒体不同,在喧哗与嘈杂中,新闻记者往往更能沉得下心、看得更透、挖得更深。比如,解码浙江团队用了3年时间、30万字,沉浸式解码湖州的一系列打法。特别是2022年8月起,还和市传媒中心开设“解码湖州”专栏,发表了10篇深度报道,帮助我们看到很多“日用而不觉”的经验。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观察者,在一双双“新闻眼”的背后,是细节的雕琢、品质的专注、思想的追求。

第四,记者的能量往往是最具穿透力的。一篇有价值的报道,不仅可以穿越时代,更可以影响时代。1978年,《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横空出世,引发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也不禁让我想起31年前《湖州日报》的《为了太湖不再“倾斜”》,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拉开了一场“湖州人不服、湖州人要发奋”的思想解放大讨论。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好的新闻是“存世”的,它们不会随着岁月而褪色,反而能在时代中历久弥新。

第五,记者的笔触往往是最充满温度的。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各行各业,一篇新闻报道如果用人工智能,一道指令几秒钟就能生成。但我认为,人工智能永远取代不了记者,因为人工智能生成的文字是没有情感的、“冰冷”的,而记者是用“人”去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时代。在记者的笔触和镜头下,不仅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澎湃着时代的发展脉搏。

第六,记者的监督往往是最犀利的。这些年,舆论监督类的栏目很火爆。像央视的《财经调查》、浙江卫视的《今日聚焦》等栏目,之所以能赢得老百姓的青睐,关键在于镜头之后的记者履行着舆论监督的职责。今年我们新推出了《看见·问政》。这个月,我专门去了问政现场观摩。栏目重点曝光了基层便民服务设施、城乡结合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相关的区县长脸红、出汗、坐不住,第一时间就召开会议研究整改举措,这也充分印证了媒体监督的力量。

客观的记录、多维的视角、深刻的洞察、巨大的能量、温暖的笔触、犀利的监督,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我们眼中记者的样子,这也是新闻媒体人受人尊重的关键所在。


阅读量:7225
原标题:浙江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记者的记录最值得信赖,监督也是最犀利的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