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的告别和新生

本文发布于 2025-10-25 05:35
来源:大象新闻(客户端)    |   作者:《锋评》工作室

问你个问题,你上一次完整地读一份报纸是什么时候?是不是记不清了?好像太久远了。

20年前,那时候电视媒体依然辉煌,报纸还在黄金时代,那会儿虽然有新浪、搜狐等四大门户,但是媒体还是信息第一来源,那个夏天,我入职了一份广电系统新创的都市报《东方今报》,说实话,当时还想过,等我退休那一天,我会拿着我六十岁生日的那期《东方今报》拍个照,谁会预测到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世界突然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和社交平台取代了电视、广播和报纸。

网上哀鸿一片,报纸会不会“死”?变成了报纸什么时候“死”。

我眼睁睁看着很多风光一时的都市报停刊关门。不少同事离开了,更多同事在问自己,这份报纸还有未来吗?带着疑虑不甘和最后一搏的勇气,2016年,我们创办了面向小学生的纸媒《阳光少年报》,在一年又一年摸爬滚打中,发行量今天已经突破两百万。既如此,何不破釜沉舟?何不乘胜追击?从小学到中学?

2019年夏天,我参与筹办河南广电新上线的大象新闻客户端,2021年夏天,《东方今报》和《阳光少年报》整体并入大象新闻,从此,“今报人”,“少年报人”,变身为“大象人”,随后,广电新闻中心的“电视人”,“广播人”相继也变身“大象人”。

所以,当我看到新闻出版署批准《东方今报》更名为《阳光大少年》时,我并没有什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慰。

改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坚守。

坚守对真相的敬畏,对文字的较真,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真正可悲的,从来不是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而是你面临风起云涌却无所作为。

不管移动互联强大到什么程度,不管有多少媒体在努力地迎合平台算法,优质内容永远不可替代。

我手里拿的就是第一期《阳光大少年》,一份垂垂老矣的都市报,经过艰难的蜕变,华丽转身为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阳光大少年》,这不是对媒体系统性变革,浴火重生的最好注脚吗?


原标题:一张报纸的告别和新生|锋评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