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广电石琳:痛,变革的力量

本文发布于 2025-10-29 10:31
来源:视听甘肃(客户端)   

10月28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备受关注的台长论坛上,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石琳作《变革的力量》的交流分享,其切中肯綮的破题思路与扎实有效的实践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

27904

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在实施广播电视频道频率高质量引领工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三个导向”,聚焦痛、干、变“三个重点”,在系统性变革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发展痛点

对标先进找差距,直面问题查原因。将实施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作为关键契机,通过全面梳理、研判排查出:卫视收视率垫底、新媒体传播弱、医药广告占比大、体制机制不适应、遗留问题比较多等制约发展的问题痛点,为下一步聚力攻坚明确了主攻方向。

二、坚持需求导向 聚焦真抓实干

发展中的堵点就是改革的重点,改革中的痛点就是攻克的难点。

(一)聚焦“人往哪里去?”,加强主频道进军主战场。

改革中人的问题是核心。面对精简频道频率,人力资源怎么盘活、薪酬待遇是否降低、干部能否妥善安置等核心问题。通过重塑“文化甘肃 纪录中国”新定位,组建卫视中心,成立融媒体中心,一次性从分流人员中和全台选调专业骨干补充到卫视中心和融媒体中心等八大中心,解决了有人干活的问题。甘肃卫视全国落地覆盖新增5省10市2200万人,达到12.31亿人。实施“纪录片+特色栏目”提升行动,打造日播量不少于2小时晚间纪录片节目带。推动全台优质节目资源向卫视集中,办好《丝路大讲堂》等11档特色栏目,解决了节目质量的问题;做强“视听甘肃”客户端,组织全台所有频道频率共同制作供稿,解决了生产能力问题。

(二)聚焦“应该怎么融?”,重塑媒体融合组织架构。

融合传播的关键是机制。针对广播与电视、大屏与小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和主流媒体与自媒体怎么融的问题,构建“2246”全媒体生产传播组织架构,搭建2个媒体融合平台、精办2个特色专业频道、成立4个内容生产部门、组建6个生产传播中心。推行“大中心制”改革,由副台长兼任中心主任,配强了执行主任和总编,打破频道频率围墙壁垒,提升协同作战效能。

(三)聚焦“钱从哪里来?”,精准谋划项目争取资金。

广电是重装备高投入的行业。面对高清超高清制播体系、超大容量媒资数字转储利用、人工智能体建设等设备采购和技术应用大额投入资金压力,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改革以来,共争取各级各类资金7874万元,其中投资4280万元用于平台建设;投资95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投资1224万元用于精品创作;投入665万元用于卫视新增覆盖,投资755万元用于产业经营。

(四)聚焦“收入怎么补?”,围绕资源优势开辟赛道。

整治虚假医药广告既是总局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2025年1月1日起,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停播违规医药广告,压减合同订单约5500万元。为填补这一收入缺口,大力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加大节目、活动、赛事等服务项目。建成 MCN 中心,从分流人员中选拔26名主播和签约70名网红达人开展直播带货。打造超级 APP,把客户端建设成为社会化服务平台,构建多元收入体系等等。

(五)聚焦“人才哪里找?”,搭建平台拓展引才门路。

内容创新是根本、人才是关键。针对纪录片制作、人工智能应用、多语种主播、4K8K设备操作等方面人才引不来、也留不住的难题。实施人才“四引”机制: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引人才;引入头部自媒体主理人建立工作室引人才;组建项目联合体引人才;通过事业编制招考引人才,系统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六)聚焦“桎梏怎么破?”,全员发动形成思想共识。

改革,体制机制是保障。改革是一把手工程,凝心聚力是关键。针对体制机制症结,全过程统一思想,形成“改革既需要有决心,更需要有定力”;“改革没有旁观者,都是赶路人”;“改革永远在路上,既不能慢,更不能停”的思想共识。以思想的高度统一引导变革。

三、坚持效果导向 聚焦改革求变

用户需求引领视听供给,视听供给创造用户需求。改革以来,在六个方面取得明显的变化:

一是主题宣传大声量

开设《循着总书记关切·瞰甘肃》等30余个专栏,《总书记和陇原人民在一起》等系列报道获中宣部表扬。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上推央视35条获中宣部、总局7次通报表扬。《甘肃榆中山洪灾害抢险救援特别报道》全媒直播179场次,上推央视播出155条,10万+短视频375条、100万+28条,8月15日总局《广电视听评论》专题刊发。短视频《来自爸爸的电话》获得中宣部“三好作品”。

二是收视数据大提升

据CVB数据,8月上旬,甘肃卫视全国日均收视率提升18.5%,排名跃升至22位,同比上升7位,创历史最高。《法治伴你行》栏目上半年收视率上涨30%,列本地同时段全国地方卫视前2位。两个专业频道分别提升46.2%、26.1%,排名均提升5位。广播频率短视频发稿量同比增长154%。

三是融合传播大流量

截止9月底,“视听甘肃”客户端粉丝量同比增长82%;短视频发稿量同比增长270%;浏览量同比增长108%。据中宣部新闻局《全媒体生产传播评价体系情况通报》,全国排名2月提升15位、6月再提升13位。

四是精品创作大手笔

签约2000万元启动《关陇古道》等6部纪录片;签约600万元推出《丝路长歌汇陇原》等44部专业视频;完成《中国石窟走廊》尼泊尔语译制并入选第二届上合组织国家电视节成果及合作项目;推出全国首部AI微短剧《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播放量突破8000万次,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并入围第30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人工智能应用”奖项提名。又签约了《回家了铜奔马》《霍去病》2部AI微短剧新项目。

五是科技创新大投入

投资6500万元构建“五位一体”技术体系,其中投资3500万元建成融媒体智慧中台,投资1000万元建设智慧媒资体系,投入1000万元建设“视听甘肃”客户端超级APP,计划投入1000万元优化升级网络视听集成播控平台。

六是营收结构大优化

1-9月,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和甘肃广电传媒集团的经营收入呈现出“两增一降”:总台节目及活动收入同比增长55.55%,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0.11%,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4.66%。总台收入结构得到根本性优化,集团所属公司主营业务更加突出。

惟有改革方可突破,惟有变革才能自强。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取得的变化源于改革变革,明天的希望也只能靠改革变革。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2025广电精品创作大会·台长演讲精粹


阅读量:7129
原标题:甘肃台:《变革的力量》改革实践分享备受关注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