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布于 2025-10-31 09:47
本文发布于 2025-10-31 09:47观媒按:10月31日,羊城晚报推出《智创新篇 勇毅同行——羊城晚报创刊68周年特别策划》。
翰墨春秋,一纸风行为时代变幻作注;云程发轫,守正创新为岭南文化传薪。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智”,创刊于1957年的《羊城晚报》,正在主动拥抱一场前所未有之“变”——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投身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开启一场关乎生存价值与发展路径的全面重塑。
变革,始于理念重构。68岁的羊晚,系统性地告别了“一张报纸”的旧时代,以“文化立报”为精神内核,全面拥抱一个“媒体、文化、数据、产业”融合共生的新未来,奋力打造国内一流新型文化传播媒体集团,探索从文化传播者向数字生态构建者的跃迁。
变革,基于技术赋能。技术已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以来,羊晚成立技术业务集群集结专业力量,更接入岭南文化大模型、推出“文化通”智能体,让AI化身“懂文化、讲文化、用得起”的专家型助手,服务文化传承、文旅服务等多个场景,重构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底座。
变革,见于内容涅槃。羊晚以“精品化”为导向,既强调市井烟火,奉上“茶楼版”,又强化文化底蕴,升级《花地》《岭南大讲堂》。在移动端,我们打造“岭南文化第一端”——羊城派,让岭南文脉在数字空间绵延不绝。同时,推出“Pearl”国际传播品牌,以岭南文化、侨文化、海峡两岸为主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评论栏目亦全面升级,《街谈巷议》《羊晚快评》等栏目以犀利视角与温暖笔触,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羊晚坚持以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变革,成于模式再造。羊晚全新组建策采、视频、区域、分发、运营、服务、技术“七大业务集群”,推动内部管理扁平化、高效化。通过“小羊拍客”“山海计划”等首批14个融媒工作室,激发团队活力,培育“文章高手”“视频能手”及复合型人才。我们相信,唯有灵活机动的组织,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唯有机制体制的创新,才能支撑独立客观的品格。
变革,还在于跨界融合。今年启动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小羊楼”),将锚定打造“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试验田”“‘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年轻态’的人才汇聚高地”“岭南文化传承发展的实验室”的目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方天地,承载“楼台揽月”的文化报格,又蕴“媒体+万象”的时代气象,成为羊晚面向未来的创新引擎。
智创新篇见真章。启动系统性变革以来,羊晚的影响力和融合力不断提升:羊城派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月均流量翻倍,官方微博月度流量最高突破4亿,“新羊城八景”评选活动复办,“岭南数字创意大会”定期举办……羊晚用实际成效证明了,“变革”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锻新力”。
勇毅同行创未来。羊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为推进现代化建设贡献媒体智慧。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与推动农文旅教融合中,我们发挥“媒体+”优势,打造《百村焕新记》《乡见国宝》等融媒体产品,见证城乡蝶变,助力城乡繁荣;让“翁城孩子的诗”浸润岭南乡土,用艺术点亮乡村振兴之路;依托岭南文化大模型,持续拓展“+农文旅”“+教育”等数智化应用场景,系统构建文物、典籍、非遗等文化IP的转化开发体系。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站在创刊68周年的新起点上,系统性变革,是羊晚又一次历史性出征。我们希望携手社会各界,以创新激活文化基因,以智慧赋能基层治理,持续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注入深厚人文底蕴与温暖时代力量。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