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2026年招商:不讲节目片单专讲“人”

本文发布于 2025-11-06 09:46
来源:刺猬公社(公众号)    |   作者:爱捞

芒果还有新故事可以讲,这在艰难的环境中尤为难得。

招商会作为平台吸引“客户爸爸”的重要契机,每到这个时刻,长视频平台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拿出自己的重点片单赢得品牌方的青睐。芒果也不例外,从宏观战略到每个项目的宣讲,每一年都会提出新概念,从一开始的综艺长板,到最终形成独特的芒果生态。

原以为今年芒果会将招商重点放在片单部分,像以往一样,邀请核心成员对节目进行宣讲,继续放大自己的综艺优势与做大剧的决心,毕竟好内容才是长视频平台赖以生存的根基。但在容纳一千人的现场,除了片单,你还能看到相较于其它平台的差异化策略。关注本次芒果招商会的网友会发现,李维嘉回归芒果,姜妍、董岩磊等纷纷成了芒果的签约艺人,来到现场的井胧、花少小妹张雅琪等从素人起步的艺人,也都在这个庞大的签约名单中。

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芒果家族在壮大。相较于往年对内容制作团队的重视,今年的秋季招商会还把另一个重点放在了推出自己的“芒果群像”上,一开场进行表演的《声鸣远扬》的新声们,就都将与芒果签订新媒体约。平台想用内容讲一个让“人”成体系化,然后扩大平台影响力的故事。

在观众对内容审美疲惫的时代,“人”反而会成为项目里的核心支柱,尽管有风险,但也不失为一种机遇。

芒果开始做“人”的IP

长内容确实到了一个讲新故事的时刻。

看大盘,全民性的爆款剧越来越少,跑出来的好剧几乎都在意料之外;再看综艺,明星效应越来越低,而素人以破竹之势迅速成长制造话题。对“爆款”的预测,开始失去准心;内容制作的航行,也随即失去舵手。

片单固然可以吸引观众,但品牌方的钱也不是天降的,该对哪些内容投放,大家心中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不确定中的确定性,几乎都来自“人”——做出过爆款的主创团队,以及其中有招商能力的艺人。

芒果今年甚至邀请何老师这根定海神针坐镇演讲,让平台尽可能赢得品牌方的信任度。还有芒果超级主持天团的亮相,人手一个宣讲项目,大有一种除了内容家业富裕外,人丁也兴旺之感。

背后的深意,何炅也在演讲中透露:芒果做内容,不再是播完即忘的流水,而是开始打造个人IP工作室,对孵化出的艺人素人进行系统化赋能,在各大场域中制造影响力。

内容捧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长视频平台,爆款综艺和剧都让一个素人从平平无奇走到人生鼎沸。而这样的节目也不少见,在今年,《花儿与少年·同心季》里的小妹张雅琪,从选人到录制到播后涨粉50万,在互联网形成了不小的讨论量。张雅琪就是芒果在内容X人的经典案例,平台不只可以用内容捧出新人,与此同时,也可以让新一代的艺人持续拥有自己的“社媒”影响力,互相成就。

在综艺行业,做素人综艺是目前主要方向之一,因为比起明星的花瓶感,素人的真人秀效果反而更契合观众的情绪需求。近几年的素人综艺也不少,每个平台几乎都有自己的招牌IP,并孵化出很多素人。

但作为内容后链路开发的一环,“孵化出素人”并不是最终结果。如何让他们不被“截胡”,不在各大平台被散养,也是平台要考虑的问题。对于素人来说,如果没有长期的内容加持,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世界里,素人随时都有可能被忘记,从而失去更好的成长机会,甚至没有后续发展,重新回归素人状态。

另一方面,从节目中走出来的素人影响力并不低,如何能集中优势、降低成本为我所用,也是一个功课。就像短剧公司纷纷签约短剧演员一样,平台签约艺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桩互相借力的美事。平台可以继续用“人”来填补内容的确定性,艺人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不断积累自己的声量。在这个传言腰部演员纷纷失业的时代,芒果这种把人放在自己生态规划中抱团取暖的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共同抵御外部冲击的好方法。

梯队化、体系化、标签化

为什么芒果做“个人IP”这件事值得一提?因为它对人的打造是成梯队化和体系化的,形成了从内容到人的产业链条。仔细看签约名单会发现,芒果在打造个人IP方面已经有成型的方法论。

其一是形成了“人”的梯队建设。大前方有何炅、汪涵、李维嘉等资深主持人坐镇,形成王牌保障,以丰富经验托举后辈;紧随其后的沈梦辰、刘烨、李莎旻子又形成中坚力量,能主持还自带话题度;新一代的齐思钧、吴泽林、郑方一等也在芒果的内容体系中迅速成长。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样的梯队建设从长远来看,本身就是一种人才的再创造,不仅解决了人才断代的问题,为行业输送主持力量,也为未来的内容质量铺路。

其二是形成了“人”的价值开发体系。芒果并不是仅仅用内容留住人,而是尽可能地延展出一个人多维度的价值。除了亮眼的综艺和剧集内容,芒果还有小有成绩的小芒电商,一个可以把小芒卡牌单品销售额卖到3000万元,销售南波小兔45万件的平台。这些在电商行业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数字,对长视频平台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它传递出一种信号:小芒电商可以将内容和人转化为可量化的商业价值。打开小红书,时常会刷到芒果主持人沈梦辰在直播带货;深夜打开抖音,偶尔也会看到李莎旻子在直播唱歌;李维嘉做客Papi的视频栏目“热烈欢迎”,获得不俗反响,切片在各大平台刷屏。一个人到底可以借助芒果生态创造多少价值,又可以把个人影响力延宕到多少外部平台?新时代的内容商业生态,确实充满值得想象的空间。

对于品牌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投放思路。如果对于内容的投放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生态中将有更多的路径可以兜底,将品牌的投放也进行可视的量化,去除虚假泡沫。依托艺人生态,品牌不再停留于一次性曝光式合作,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在节目中出现的品牌,很可能下一秒就会出现在主持人的直播间,或者小红书好物推荐,最终形成一份销售成绩单。

在更为立体多维的生态里,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效果转化,不再是两种需要单独做功的目标。

其三,打造个人IP的同时,芒果还可以借此扩大自己在各大场域的影响力。从平台走出的主持人、艺人、嘉宾,都带有强烈的平台标签,当他们活跃在各大账号和平台,自然而然地能将芒果标签带向各大场域,在一个习惯看短内容的时代创造新的影响力。

讲“人”的故事

从内容中走出来的人,往往与用户有着深度的情感绑定,这种情感绑定,才是当下真正的稀缺品。在芒果,依托“用户情感”搭建起来的内容,已经数不胜数。比如0713男团的二次走红,因为《快乐男声》这档曾经全民参与的IP,让0713男团始终被观众关注,也始终有共鸣的话题可讨论;再比如《花儿与少年》《歌手》《向往的生活》等IP的重启,本质上都是因为与用户有以年为单位的情感连接,即便短暂中断,依然能在互联网上产生新的讨论效应。

在本次招商会上,也可以看到这种情感绑定带来的长期价值。李维嘉回归芒果引发关注,是因为他曾陪伴着一代人成长,因此也会获得这批用户的情感回归,即便暂时没有节目产出,网友依然会翻出维嘉的陈年旧梗,被新一批年轻人盖章“好笑”。这可能就是情感绑定的力量,在被速食主义包裹的内容时代,当观众对内容的信任度降低,自然会将目光转向更具体的“人”身上,而最被熟悉的那一批人,将会是大家的第一选择。

都说芒果擅长打情怀牌,因为情怀是这个平台最大的优势,作为一代人的成长记忆,芒果几乎是在无形之中,讲了自己关于“造人”的长期主义,如今只是将这个优势更加“产业化”,让它持续得更长久。—— 这种情感记忆不仅出现在李维嘉身上,也出现齐思钧、张雅琪等更多新生代身上,当观众开始讨论他们的实力匹配度、职业路径时,就意味着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射到新生代身上。这些微小的变化现在看起来或许很寻常,但总有一天会以更大的声量出现在观众面前。

内容行业同处于大变局中,除了需要能打的制作团队建立护城河,保证内容的高质输出,也需要一批能让观众信任的人来加持。内容的IP+人的IP+新的形式,是芒果决定要打的牌。“人”,既是过去数十年里芒果累积的情感资产,更是在新大陆上前行的“引线”。

旧的模式已经失效,努力活出一条新路,比什么都重要。


原标题:批量签人,芒果家族壮大背后的“人海战术”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