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布于 2025-10-29 23:22
本文发布于 2025-10-29 23:2210月28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台长论坛上,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书记、总裁王奕以《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全面推进党媒系统性变革》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2018年11月13日,经中共天津市委批准:整合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电传媒集团4个正局级和中国技术市场报社、天津报业印务中心2个副局级单位,成立天津海河传媒中心。2019年4月,天津广电网络公司并入海河传媒中心管理。至此,中心成为媒体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省级事业单位。
系统性变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国家宏观层面,改革的目的是: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体运行的微观层面,改革的目的是:激发生产热情、深化社会分工、降低部门间交易成本、构建新质生产力。
首先,从媒体的内部组织结构变革切入
海河传媒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声屏报网端号齐备的省级媒体,初期这种优势只悬浮在中心层面,就事论事地做一些媒体联动,并没有把资源优势下放到最基础的生产单元。因为在传统媒体的思维定势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严格绑定的。也就是说,日报的人只能干日报,广电的人只能干广电。这严重制约了生产力三要素的流动性。
从2018年开始,海河传媒中心就鼓励人员内部流动。截至目前,有1100名员工,实现了跨媒体转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内部组织结构调整,用农业生产作类比:编辑记者是农民,声屏报网端号是生长不同农作物的土地。现在,土地全部收归中心,海河传媒中心把不同媒体的历史遗留问题、薪酬差异、债务诉讼等全盘接手,而把已经三通一平的土地释放给农民。按照农民的生产热情、生产意愿、生产能力重新进行土地分配。
这项“土地革命”的铺开,打破了传统媒体的部门壁垒,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归零,实现了不同媒体业务的协同发展。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生产单元(或栏目组)同时拥有各类媒体的生产自主权和决策权,这在扩大媒体影响力和商业营销中极具优势。
目前,已经有中层处级干部实现了跨媒体分管,一大批基层科组长实现了跨媒体主管。
例如:一个电视栏目组除了完成周播任务,每周还在广播电台有一档同名栏目,在报纸上有一块同名版面,还有自己的新媒体公号。完全不需要跨媒体协调资源。
第二,从媒体生产的流程再造切入
继“土地革命”后,我们提出媒体的“工业革命”。
通过对“策、采、编、发、播、存、馈”等原本粗放划分的生产环节不断细分,对新产生的工作岗位重新进行生产动员和要素配置,以精细化、标准化的工匠精神锤炼细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反复迭代,提高效率,减少低水平重复劳动,以大规模生产和分工协作改变传统媒体个体化、作坊式的劳动模式。
例如:通过对广电网络公司生产流程的深入研究,海河传媒中心把电视台的传输部、iptv的前端和网络公司的播出部进行整合,以IP标准为基础,一个内容集成播控集成平台、一个机房、一支运维队伍,网络公司蜕变为“虚拟电信运营商”,带来了资源共享和成本集约。
第三,从评价体系切入
一个单位的良性运转,最重要的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海河传媒中心的非新闻类内容生产部门,全部实现了企业化。本着“新闻和经营两分开”的原则,中心只负责新闻部门的投入,对下属企业不再做预算安排。有困难,找市场,不要再找台长。
充分下放人财物等权力,重点考核利润等经济指标。在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各单位主动压缩人员规模,自动自发地使用信息化工具。
中心的经营管理部负责协调多主体市场开发过程中的撞车和内卷。
根据不同主体的生产优势,拆分项目,合力完成。内部结算月清月结,不得拖欠。将同业竞争转化为关联交易。同行,不再是内卷的对手,而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第四,从媒体主阵地的变革切入
海河传媒中心明确了“以津云为龙头,传统报纸和广电媒体为两翼”的发展战略。
中心将各种资源向津云倾斜,勒紧裤带,坚决不把优质的广电内容低价卖给商业平台。所有优质内容率先在津云上发布。
津云充分利用企业化运行的优势,打破身份、职级、资历限制,推行中层竞聘上岗和职工岗位双向选择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对标中宣部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将指标分解到人,对实现“冲高”的员工给予奖励,不断完善“基础+绩效+专项”的薪酬激励机制,使绩效管理从“指挥棒”升级为“推进器”。
天津是全国行政区划面积最小,除西部个别省份外人口和受众基数最少的省级城市,但津云在中宣部历次开展的新媒体传播效果评价工作中,都能进入前十名。尤其在上合峰会报道中,完成了62小时的不间断网络直播,访问量超日常直播4倍。去年荣膺全国成长性企业三十强。
今年,海河传媒中心共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系统性变革的最终结果是塑造媒体的新质生产力。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先破后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要求,充分利用海河传媒中心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先发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2025广电精品创作大会·台长演讲精粹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