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布于 2025-11-07 10:27编者按:11月7日,《学习时报》第03版刊发“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庆市协同研究基地”署名文章,对重庆卫视大型理论传播电视节目《思想的力量》进行专题评述,认为该节目打造出深入浅出的“鲜活思政课”,树立了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传播新范式。
现原文转载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阐释马克思主义。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承办、重庆卫视创新推出的大型理论传播电视节目——《思想的力量》自播出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广泛讨论,成为地方探索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传播的精品力作。该节目以“两个结合”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为内核,以全国各地的具体实践为载体,以“学理化阐释、普及化传播、通俗化表达”为路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谱写出与时俱进的“思想新读本”,打造出深入浅出的“鲜活思政课”,树立了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传播新范式。
打造“短、实、新”话语转化的新模式,谱写“思想新读本”
注重“说短话”,打造轻松畅快的思想读本。《思想的力量》力求理论宣讲凝练简洁,在《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之《全面育人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的节目中,专家从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讲到人的自由发展;从教育的重要性,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方略;从教育对个人的影响,延伸至对国家的支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用简短而精彩的开篇演讲奠定了节目的理论基调、提升了内容的学理含量。实现网络传播短小精悍。《思想的力量》第二季和第三季充分考虑了短视频传播需求,在结构设计和传播方式上积极创新,将短视频创作思维融入节目策划和脚本生成阶段,让节目的内容体量独立成篇,创作出一批“短而精”“快而新”的短视频,推动了节目的二次传播,提高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坚持“说实话”,谱写贴近现实的理论篇章。《思想的力量》将基层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搬上舞台,用带着泥土芬芳、冒着情感热气的真实故事,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深化了观众的思想认同。同时,《思想的力量》点评专家紧扣当期案例,结合自身实际,对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精准有效的阐释与点评,让观众在无形中感悟思想伟力、接受理论滋养。
力求“说新话”,激活理论鲜活性。首先,《思想的力量》内容新颖。《思想的力量》针对群众提出的新问题、新关切,将当前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形成的新局面搬上荧幕,为观众打开了创新理论的“活场景”,创造了理论学习的新体验。比如,在《共建共治共享一个家》中,节目借用重庆市观音桥街道的华丽转身,向观众介绍和展示了“141”基层智治体系的强大功能,回应了群众疑问,揭示了重庆基层智治密码。其次,《思想的力量》表达新潮。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节目特别开辟了《我眼里的中国》版块,让外国友人现身说法,分享中国的开放政策、实践成果。他们用前卫新颖的语言,生动展示了中国的开放姿态,真实再现了中国的生活图景,将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关键议题讲得灵动鲜活、有血有肉。《思想的力量》的新表达让观众不仅“能懂”,更“爱看”,让党的创新理论不仅能够“飞入”,更能“深入”。
实现学术语言与大众话语的新融合,打造“鲜活思政课”
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思想的力量》在案例选择上贴近群众生活,回应社会关切。用九宫格火锅妙喻解构社会治理智慧,用拳击比赛演绎破解城市韧性密码,将“数字孪生”“空间魔方”“大综合一体化”等群众感兴趣、有疑问、想了解的案例搬上舞台,让观众在轻松畅快的氛围中领会鲜活思想,在生动鲜活的讲述中感受伟大变革,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为人民所喜爱、所掌握。在语言表达上站稳群众立场,使用通俗鲜活的大众话语,将地方俗语,尤其是重庆方言融入案例讲述,用通俗生动的大众话语转化学术语言,使节目呈现出浓郁的烟火气息,既保持了理论思想的“鲜活本味”,又增添了“鲜活趣味”,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有效提升了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效果。
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节目按照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要求进行策划,既梳理了党的创新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也呈现出党的创新理论的逻辑机理,构建起节目的完整叙事逻辑。《思想的力量》以主旨演讲、案例展示、理论点评为呈现形式,用生动严谨的学术语言阐释了党的创新理论。比如,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总开篇,专家从“时代化的新判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论断”“‘两个结合’的新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新概括”“‘六个必须坚持’的新提炼”等五个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新境界”“新”在何处,通过案例分享、观众提问、专家点评的互动方式,呈现出党的创新理论的深邃思想。
探寻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的新路径,构建“观点舆论场”
扩展视野宽度,构建多跨融合的交流平台。《思想的力量》开播以来,邀请的分享嘉宾有教师、警察、工程师,更有基层干部,他们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多维度、多视角呈现各行各业火热的创新实践,搭建出一个跨地域、跨领域的交流平台。同时,节目也将镜头转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开辟了《我眼里的中国》版块,邀请外国友人畅谈他们心中的中国,构造出一个跨语言、跨国界的交流平台。从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聊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从民生问题聊到入境免签,从“十五分钟生活圈”聊到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了求同存异、精彩纷呈的交流平台。
传递情感温度,营造真情流露的沟通氛围。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不应只是单纯的理论灌输,更应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节目开播三季以来,各位分享嘉宾用社保卡托起的民生幸福、汉丰湖畔荡漾的治理智慧、过境免签掀起的交流热潮,梳理新时代民生事业的发展成果、展示城市综合治理的具体成效、直击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议题,展开一幅幅真切动人的改革画卷。节目始终坚持传递情感温度,将理、情、事、实结合起来,实现了理论宣讲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情。
提高各方参与度,打通平等对话的互动渠道。《思想的力量》建立了面向全国的“四库”资源整合机制。既整合学界资源,又汇集业界力量。节目邀请本地专家学者,组成幕后专家策划团队。邀请全国理论专家走进演播室,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现场评述。同时,根据节目的不同主题,创建了覆盖全国的实践案例资源库和优质分享人资源库,打通了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对话通道。《思想的力量》创新引入了“思想的力量”观察实践团IP,以“节目专家+网络达人+青年学子”探访的方式,走进案例当地进行实地调研、亲身体验、深度访谈,挖掘在基层实践中涌动的生动案例和成功经验,以青年人独特的视角,阐述理论与实践的新角度,产出一系列优质原创短视频。同时,《思想的力量》开辟短视频传播阵地,搭建理论专家与青年学生的对话平台,优化了各方参与、上下联动的互动交流渠道。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始终站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高度,以通俗化表达解码思想伟力,以时代化叙事激活理论基因,以大众化传播推进理论深入人心。《思想的力量》将策划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特别节目,深入解读“十五五”规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部署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重要指引的重大意义,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落实“十五五”良好开局营造浓厚思想舆论氛围。
〔执笔人:重庆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副院长)刘晓吾、重庆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教授方旭〕
观媒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其他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建议。